★一、本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
本培训系统应以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为原型,通过建设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仿真系统,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二次侧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训区,营造真实的训练场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专业综合实训功能,可以完成的实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变电站值班员数据查询与报表;
2、变电所故障检测与排除;
3、各电压等级的倒闸操作;
4、变电所远方后台操作;
5、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系统认知;
6、电度计量;
7、供配电系统图的识读;
8、变配电及整流机组、配电配柜、综自系统盘柜、交直流屏等主要设备的认知;
9、模拟故障及故障消除;
10、变电所值班员与检维修人员的操作规程要求及示范演示;
11、主要工器具的使用;
12、常规检测/试验项目的原理及操作规程演示等。
★二、本综合自动化系统配置及技术要求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监控系统,应能实现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的所有监视、控制操作功能及四遥功能和远方的各种通信功能。
在实训室建立计算机系统监控,间隔层设备采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以及其它智能设备,站级控制层采用 SCADA 软件监控平台,站级控制层与间隔层设备通过以太网以及屏蔽双绞线连接,共同组成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站综合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应实现调度自动化、保护、管理等多种信息的远程传送。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二次屏柜、SCADA监控软件、交直流屏。
(一)二次屏柜
★二次屏柜包括35kV 线路保护测控屏1面、35kV降压整流变压器保护测控屏1面、35kV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屏1面、中压回馈系统保护测控屏1面直流进线及0.4KV保护屏1面、直流馈线保护屏1面、通讯屏柜1面共7面屏柜。具体要求如下。
1、35kV 线路保护测控屏1面
★(1)配置
35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4 套;35kV母联保护测控装置1 套;断路器远方就地转换开关、控制开关及相应二次配件。
(2)功能配置
35kV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35KV进线1、进线2、出线1、出线2的线路保护及电压电流模拟量测量、遥控、遥信等测控,具体保护功能包括:线路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等。
35kV母联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35kV母线连接保护及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包括: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测控,具体保护功能包括:两段充电过流保护、两段充电零序过流保护、合闸检同期、失灵保护、非电量保护、数字通信电流保护。
2、35kV降压整流变压器保护测控屏1面
★(1)配置
降压整流变压器差动主保护装置 2 套;降压整流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 2 套;断路器远方就地转换开关、控制开关及相应二次配件。
(2)功能设置
降压整流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用于降压整流变压器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差动电流保护、差流越限告警、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温度保护(变压器内部保护);整流器内部保护等;主要测控功能包括: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事件顺序记录功能,掉电不丢失、故障录波图、模拟量相角、测试量查询、数据测量(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
3、35kV配电变压器保护测控屏1面
★(1)配置
配电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 2 套;配电变压器后备保护装置2套; 35kV母线监测装置2套;断路器远方就地转换开关、控制开关及相应二次配件。
(2)功能设置
配变压器保护测控装置用于配电变压器保护及遥测、遥信、通讯等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差动电流保护、差流越限告警、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负荷保护、数字通信电流保护、温度保护。
4、中压能馈系统保护屏1面
★(1)配置
再生电能回馈装置馈线保护测控装置2套
(2)功能设置
再生电能回馈装置馈线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再生电能回馈装置馈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带方向性)、过电压保护(报警)、低周减载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主要测控功能包括: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
5、直流进线及0.4KV保护屏1面
★(1)配置
直流1500V进线保护测控装置2套、0.4kV进线保护测控装置1套、0.4kV母联保护测控装置1套、0.4k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1套。
(2)功能设置
直流1500V进线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直流1500V进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大电流脱扣保护(断路器本体保护)、逆流保护等。
0.4kV进线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0.4KV进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瞬动保护、短延时短路保护、长延时短路保护、接地保护、TV 监测、TA 监测、控制回路断线监测、装置故障告警、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等;主要测控功能包括: 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
0.4kV母联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0.4KV母联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瞬动保护、短延时短路保护、长延时短路保护、失灵保护、非电量保护、TV 监测、TA 监测、控制回路断线监测、装置故障告警、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等;主要测控功能包括: 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
0.4k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能够实现0.4KV馈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三段电流保护、加速段、过负荷保护、重合闸、低频减载、低电压、接地保护、零序过压保护、非电量保护、TV 监测、TA 监测、控制回路断线监测、装置故障告警、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等;主要测控功能包括: 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基本数据、对称分量、谐波数据、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等)。
6、直流馈线保护屏1面
★(1)配置
直流1500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接触网线路)5套、直流1500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制动电能回馈装置)1套。
(2)功能设置
直流1500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接触网线路)能够实现接触网线路直流1500V馈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大电流脱扣保护(断路器本体保护)、di/dt+ I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双边联跳保护、过电流保护、热过负荷保护等。
直流1500V馈线保护测控装置(制动电能回馈装置)能够实现制动电能回馈装置直流1500V馈线保护及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大电流脱扣保护(断路器本体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低电压启动过电流等。
7、通讯屏1面
★(1)配置
自动装置1套、交换机1套、通讯管理机1套。
(2)功能设置
自动装置能够实现备用电源自投逻辑和分段开关的过流保护和测控;主要保护功能包括:可以尽快恢复供电、满足供电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要求、可编程实现其他自投、自复逻辑、两段过流保护、一段零序过流保护、合闸后加速保护(零序加速段或可经低压闭锁的过流加速段、三轮过负荷减载、Ⅰ母、Ⅱ母频率异常告警、TV 监测、TA 监测、控制回路断线监测、线路 1、线路 2 断线监测、TWJ 异常告警、弹簧未储能告警、开关拒动告警、装置故障告警、数字通信电流保护等功能;主要测控功能包括:本地或遥控断路器分合闸、24 路开入信号量的采集、数据测量(基本数据(母线线电压、线路电压、分段保护电流、进线电流、两段母线电压、频率)、对称分量、谐波数据)等。
交换机能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
通讯管理机能够实现构建电力及工业自动化系统,实现自动化系统中微机设备与后台监控主站、远方调度主站等之间的数据交换。
8、屏柜规范
结构尺寸要求:
全封闭式 PK10 型屏;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30 级;前门透明,透明材料为屏蔽玻璃,厚度不小于 5mm,后门为左右两扇,前后门为嵌入式。
柜、屏的底脚安装尺寸及侧面连接尺寸应符合 GB/T7267 的规定。
柜、屏结构件的互换性尺寸,应符合 GB/T3047.2 及 GB/T3047.4 的规定。
柜、屏结构应符合 GB16836-1997 中⒌⒈和⒌⒉规定的安全设计要求。
屏体颜色:银灰色
电气布线及元件安装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
端子选用不燃或阻燃型;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电源适当隔开;交流电压、电流端子采用试验端子,其他为双层端子(四联);随屏提供备用端子每侧不少于 20 个。
屏(装置)内、端子箱内连接导线的截面积交流电压回路不小于1.5平方毫米(特殊如交流计量电压回路应选用4平方毫米)。
交流电流回路不小于 2.5 平方毫米(特殊如交流计量电流回路应选用 4 平方毫米)。
控制直流回路不小于 1.5 平方毫米。
装置交流电源回路不小于 1.5 平方毫米。
屏内、装置内部连接线应为铜芯导线。
端子排、行线槽、屏内导线均应采用阻燃型材料,导体部分选用铜材。
端子排距屏的后端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160mm。同一侧需要装两排端子时,其间隔距离应不小于 100mm,靠后的端子排与屏的后端距离应不小于 75mm,以便电缆的敷设。
屏顶部按标准安装小母线支架。屏、箱底部应设截面积不小于 100 平方毫米的接地铜排(有绝缘子支撑,不得通过柜、箱体直接接地),铜排上应设标准的螺接孔以便屏上设备接地。
插件应插拔方便。带电插拔插件时应保证电流二次回路不开路,电压二次回路不短路。
在一面屏内有几个单独的安装单位时应有间隔线区分。
所有电压输入(交直流)都应经可靠交、直流特性空开。
装置若户外安装,所配柜(箱)体,防护等级为 IP55。
防触电:远动屏上有防止人体与带电导体部件产生接触危险的 防直接触电 和防止人体与裸露的非带电部件产生接触危险的 防间接触电 的防触电措施。
(二) SCADA监控软件
1、SCADA监控软件的基本要求
SCADA集成化保护监控系统应基于 Microsoft Windows 2008 和 Windows 10 平台开发,处于系统的站级控制层。适应电力系统应用设备多、纵向横向联系紧密、扩建组建频繁等特点,满足使用中严格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
★2、SCADA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功能
系统由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现场有关数据,包括模拟量,脉冲量及开关量,测量量,外部输入讯号等数据传至监控系统作实时处理,并可以从各保护装置采集保护运行状态、保护动作信息、保护定值信息、保护故障信息、保护电源及保护装置自检信息等,实时更新数据库及显示画面,并在屏幕上显示现场设备运行状况,显示实时和历史事件,并采用打印或报表等方式输出。为系统实现其他功能提供必需的运行信息。
(2)远传功能
以不同的通讯规约向主站发送信息,并接受主站的控制命令。远动终端向上级发送遥测量包括电流,电压,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功率因数等。遥信量包括开关或断路器位置信号,接地信号,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直流接地信号,各种保护动作信号。遥控量包括断路器或开关的分合分接头的调节。上级或调度端向下级发送遥控量分合断路器或开关。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具有远程维护功能。
(3)控制功能
通过主站微机的键盘,鼠标器对控制对象进行分合操作。控制对象包括开关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跳合)操作,保护投退,保护信号复归,电压切换,设备运行检修。
(4)屏幕显示功能
SCADA 监控系统应能在主控机显示与实际相对应的一次主接线模拟图,显示各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并实时动态更新。监控系统还应具有故障录波功能,能自动记录故障时的故障波形,电流,电压,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断路器状态等重要参数的实时波形,可以在硬盘中储存长时间,为分析事故及故障原因提供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5)报表记录打印功能
SCADA 监控系统应能接收智能单元所提供的带时标的数据,存储数据,并可按标准格式打印各种报表,历史数据库内容,各种曲线,各种其他事项。
(6)报警功能
按工作需要, SCADA系统应可在任何时间在显示屏上通过弹出报警窗口方式显示最新的报警信号和提示,及时反映事故报警,并产生报警声音。报警需要分模拟量报警和开关量报警,报警讯号一旦发出将持续不断直到有值班人员来处理并按报警取消或复归键。报警信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队,并显示不同的报警级别,能够区别某一报警是否已确认或已处理。所有报警信息均应存储记录,作为对该报警之事后分析依据。
(7)故障录波功能
监控系统应能提供故障录波分析画面,显示录波曲线和数据、时间等信息,并能对记录信息进行查看,以便分析故障原因。
(8)事件信息处理功能
监控系统应能显示和记录变电站中所有动作事件。事件包括:所有报警信号;开关,刀闸,抽头的操作;整定更改和读取;系统通讯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继电器动作和状态等。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日期查看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记录。当事件很多时,系统应能提供卷滚条进行卷滚查看,也可打印和打印预览事件记录报表。
3、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1)模拟量遥测误差 n;0.2%
(2)遥信分辩率 2ms
(3)事件顺序记录分辩率 1ms
(4)事件顺序记录站间事件分辨率 20ms
(5)事件记录正确率 100%
(6)遥信量正确率 100%
(7)遥控量准确率 100%
(8)重要遥测及遥信(变位)传输到主站时间 1s
(9)重要遥控命令传输时间 1s
(10)遥调命令传输时间 3s
(11)电度量测量误差 n;0.5%
(12)显示画面实时数据刷新时间 1s
(13)主数据库刷新周期 2s
(14)事故追忆事故前/事故后 5s/5s
(15)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 50000h
4、微机防误系统
微机防误闭锁系统应以专用五防电脑主机为系统的操作主控,配置电脑钥匙及锁具实现模拟操作、操作票传输、五防闭锁、仿真培训等功能。以电脑钥匙实现现场解锁和数据的接收及传送,以各类锁具对现场设备进行闭锁。以电脑、打印机、图形模拟及操作票专家系统,实现电脑开票和其它管理功能。
监控系统能实现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功能互补。
(1)系统主要配置
五防电脑主机(操作员站共用)、操作票专家系统、充电通信控制器、智能解锁系统、操作管理系统、电脑钥匙及五防锁具。
(2)系统操作方式
系统进行操作时,能够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A.打印操作票:在电脑上调出当前的运行方式,操作票专家系统根据选定的任务来打印倒闸操作票。
B.模拟操作:操作人员在电脑上进行模拟预演,检验操作票,并将正确的操作票向电脑钥匙传送。
C.倒闸操作:倒闸操作分远方操作和就地操作两种情况。远方操作时,系统通过对监控系统的操作加入五防判断的方式进行闭锁及解锁,再进行倒闸操作;就地操作时,操作人员持电脑钥匙到现场根据倒闸操作票及钥匙的提示开锁并进行倒闸操作。
D.操作汇报:倒闸操作完毕,将电脑钥匙插回充电通信控制器,自动向系统汇报整个倒闸操作的执行情况。
(3)防误操作系统的功能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五防闭锁功能:即防止误切、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合(挂)接地隔离开关(接地线);防止带接地刀闸(接地线)合隔离开关或断路器;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系统兼具的功能应包括:模拟系统状态、设备对位、五防模拟操作、存贮操作票、实时打票、发送操作票、五防闭锁操作、操作管理功能、汇报对位功能等。
(三)交直流屏
★1、基本要求
本系统配置交直流屏3面,其中包括蓄电池盘1面、充电盘1面、馈线开关盘1面,变电所交流电源用于变电所设备加热、充电、变压器温控器和风机等设备的辅助交流电源;直流自用电系统主要用于变电所控制、操作、信号、继电保护等。
本系统交流屏输入应为两路三相电源或一路三相电源和一路单相电源。交流屏内设电源自投装置,以保证所内交流用电的可靠性。
本系统均需采用 220V 屏式蓄电池组的直流盘作为操作及控制保护电源,直流盘采用微机控制铅酸免维护蓄电池成套电源装置,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
本系统直流屏输入应为 2 路单相交流 220V 电源。
本系统设置电压自动调整装置和通信接口,其直流电压输出为 220V。
2、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所用直流盘
(1)直流系统构成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直流电源由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高频开关整流装置、负荷电压补偿装置、自动化蓄电池充电、浮充电、均衡充电回路、电压监视装置、绝缘监察装置、控制、保护、测量回路、受电馈电回路等组成。工作状态检测、故障模块的退出均自动进行。直流系统的内部设计应考虑冗余备用,应尽量保证直流系统故障不影响牵引所保护跳闸。
(2)盘的种类
A 型盘(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用直流盘)。
(3)进线、馈电回路
由交流盘两段母线引入两回电源,作为直流盘的进线电源。进线开关采用高分断断路器,并配置位置和故障信号元件。开关的短路开断电流不小于 35kA。进线开关配置电动操作机构和相应的控制设备,能通过监控单元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接口实现进线开关的遥控。
每个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馈电回路不少于 30 回,每路输出均配有高分断自动空气断路器,配置位置和故障信号元件。开关的短路开断电流不小于 10kA。所有馈线开关配置电动操作机构和相应的控制设备,能通过监控单元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接口实现所用开关的遥控。交流系统内远动控制的开关在开关故障跳闸后,应仍具备远动操作功能。各回路的分配及容量在设计联络中确定。柜内底部设置专用接地铜排。
(4)技术要求
A.交流数入及直流输出电压
交流输入电压:AC220V n;20%(TN-S)频率:50Hz n;5%
控制母线电压:220V n;5%
合闸母线电压:220V n;5%
B. 具有稳压稳流功能的高频开关整流装置
在满足对正常直流负荷要求的同时,能自动切换对蓄电池组进行浮充、均衡充电。
在交流单相电压 AC 220V(-20%~+20%)输入条件下,应保证输入输出的直流稳压精度及波纹系数,满足用电装置要求。
在蓄电池组不投入运行、稳压变流装置单独承担直流负荷电源时,其直流输出电压:a.纹波系数 0.3%; b.直流稳压精度 0.1% ;c.稳流精度 0.3%。
充电模块参数:充电电源选用智能型高频开关电源充电模块,采用热冗余方式并联组合供电,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均按两组充电模块配置。每组充电模块按 N+1冗余配置,一个模块故障不影响该组充电模块运行。
C.直流负荷电压自动补偿装置
①应保证直流母线电压不随负荷电流大小变化和在均衡充电时的电压变化而变化。
②电压补偿级数的确定应满足用电装置的允许工作电压和根据蓄电池组在浮充电、均衡充电以及交流失压后,蓄电池组单独工作时的直流负荷所需电压。
③每级补偿电压精度应小于 110V 的 10%。
D.均衡充电装置
在手动或自动均衡充电完毕后,应能自动回到浮充电状态,均衡充电时还应有显示。
设置均充计时装置。
E.浮充电电流调整装置浮充应有指示
F.电压监视装置
当直流控制、合闸母线电压高于或低于直流用电装置的允许电压时应有故障表示器显示并能发送当地和远方信号,信号内容: 欠电压 和 过电压 。
G.绝缘监察装置
能测出直流正极或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当正极或负极对地绝缘电阻低于定值(0~10k 可调),发送当地和远方信号。
H.绝缘阻抗及绝缘强度
设备的绝缘阻抗:110V 阻抗值 1000K 设备的绝缘强度:交流:2000V,1min,直流:2000V,1min。
I.自投装置
①交流输入为二路 AC220V 电源,二路电源互为备用,自动切换,可靠率 100%。
②交流失电时,事故照明灯应自动投入,交流恢复供电时,事故照明灯应自动切除。
③采用均充计时,而后自动转入浮充状态。
④设蓄电池电解液温度检测装置。
⑤设单个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⑥在放电回路设安时计检测放电安时容量。
J.直流回路
所有受电、馈电回路应设短路过流保护,受电、馈电开关在分、合、故障跳闸状态应有明显位置指示故障跳闸时根据需要发送当地和远动信号。
为满足无人值班要求,直流系统的交流电源进线开关、联络开关、馈线开关应能远方控制分合。
直流系统内远动控制的开关在开关故障跳闸后,应仍具备远动操作功能。
直流开关操作电源失压后,开关不变位。
K.蓄电池组
①蓄电池容量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选用免维护铅酸蓄胶体电池组,投标厂商应根据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用的直流负荷分别对蓄电池组的容量进行选择,选择条件如下: a.正常运行时的控制、保护、信号及远动装置等所需常用直流负荷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为:0~30A b.蓄电池容量 。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为:100Ah一组。
所选蓄电池的类型和放电特征,应根据变电所直流负荷情况进行容量验证,并附容量验证计算书,以便审核。
②蓄电池的类型和容量应满足下列几项要求
a.应满足交流电源互投时,按规定次序倒闸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的分闸、合闸冲击电流,满足 2 台开关同时投入的要求。
b.应满足全所交流电源失电 2 小时内的控制、保护、远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直流负荷的需要。
c.应满足全所交流电源失电 2 小时后,恢复送电时按规定次序倒闸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的合闸冲击电流。
d.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直流电源电压都必须满足用电装置的工作电压范围。
e.蓄电池的容量除满足上述 c、d、e 项条件外,还应满足使用环境温度-10℃~+40℃时的放电电流要求。
③蓄电池组的安装应与盘内其它电器设备隔离开,以防蓄电池充电气体对电气设备的侵袭。
④蓄电池组的放置应便于巡视,检查,更换蓄电池。
⑤蓄电池的浮充运行设计寿命不低于 12 年。质保 3 年。蓄电池电压均衡性满足一组蓄电池中任意两个电池的开路电压差不超过 100mV。
⑥蓄电池要便于存储,自放电率每月不大于 3%。在放置 3 个月后,仍能照常使用(无需充电)。
⑦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不少于 200 次循环。
⑧蓄电池电压均衡性满足一组蓄电池中任意两个电池的开路电压差不超过 0.1V。
⑨蓄电池组应采用免维护高可用的阀控式密封胶体蓄电池。
⑩蓄电池采用高功率涂膏式正极板设计,内阻低、输出电流大。
?蓄电池槽、盖应采用高强度 ABS 材料制造,并具有阻燃性,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出现鼓胀或收缩变形。
?蓄电池内部结构应针对极板膨胀伸长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有效解决极板膨胀对极柱造成的应力,避免电池极柱出现泄漏。
?提供蓄电池组内部连接线和接线板,连接线应采用柔性阻燃电缆。
L.智能型操作显示装置
本盘应设置智能型人机界面触摸操作显示屏,替代传统的按钮操作。该触摸操作显示屏能显示运行原理图,能显示全部运行状态、工作参数、电压及电流、通过不同的画面来显示操作调整直流屏的运行参数,能开启或关闭报警铃声,能锁定屏幕。
①显示交流工作监测和调整画面,有运行状态指示灯、电压及电流值(指针或数字表示),可开启交流 I 路或 II 路。除界面显示外,电压及电流值还应采用仪表显示。
②显示整流模块充电、控制母线工作监测和调整画面,有输出电压及电流曲线和输出电压及电流值(指针或数字表示),可开启整流模块。除界面显示外,电压及电流值还应采用仪表显示。
③显示电池组工作状态画面、单体电池电压显示画面及曲线。
④显示电池活化画面,能直接显示电池的容量及电池放电电流曲线。
⑤显示自动调压状态画面。
⑥显示闪光、绝缘监察画面,有电压、欧姆值(指针或数字表示)。
⑦显示系统故障,能显示直流屏当前故障画面和历史故障查询。
⑧显示故障查询,可显示直流屏历史故障画面。
⑨显示人机设定,可显示人机界面设定画面。
M.远程监控具有智能型通信接口,并通过该接口与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传送,达到 遥信、遥测、遥控、遥调 的四遥功能。其接口类型和通信协议在技术设计联络中确定。
N.直流盘的总噪音不大于 50dB(盘前 1m 处)。
O.防雷及限制过电压要求
直流屏应采取防雷及限制过电压措施,两路交流进线、所有直流去综合自动化系统及室外开关设备的馈线均应设置防雷单元及限制过电压措施。
(5)结构
直流盘盘面使用热轧或冷轧钢板、制成的面板及屏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元件安装后及操作时无摇晃,屏面板及屏架无变形,操作开关、触摸操作显示屏等设于盘面,其操作开关、触摸操作显示屏宜布置距地面 800~1500mm 范围内。
监控装置、高频开关整流装置、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成套装置等置于盘内,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维护。
盘应前后设门,能够打开,方便检修。置于盘内的有关电器设备的安装应便于检修维护、更换电气元件等。
交直流屏的门采用外挂式。
冷却方式:强制风冷
(6)盘的外型尺寸和颜色
A.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的直流盘体宽800mm、深600mm、高2260mm。垂直单面自立型。盘在喷漆前应进行防锈处理使用耐久性的桔纹无眩光油漆进行喷漆。
B.盘内配线颜色:直流正电源:棕
直流负电源:蓝
交流 A、B、C 相:分别为黄、绿、红
中性线:白
地线:黑
C.直流盘上的模拟母线的颜色按国标办理。
端子排的设计应使运行、检修、调试方便,并应适当考虑设备与端子排位置对应。端子排导电部分为铜质,大小应与所接电缆相配套。盘内适当予留一定数量的端子。
盘内配线截面在设计联络时确定。
直流盘上的模拟母线的宽度按国标办理。
3、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所用交流盘
(1)构成
本盘作为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所用电源由进线、馈线回路、自动切换装置、测量、计量仪表,控制保护回路等构成。要求可靠性高,运行方便。
(2)盘的种类
A 型盘(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用交流盘)
(3)馈电回路自用电母线由联络开关分为三段。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馈电回路不少于 33 路,各回路的分配及容量在设计联络中确定。
(4)技术要求
A.所用交流电源有两路交流电源供给,两路进线电源均设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设有一段 380V 母线和两段 220V 母线,母线之间设有母联开关,可配合电源自投装置自动投切,正常时,由三相电源带三段母线供电,当三相电源因故退出,单相电源自动投入,供两段 220V 母线负荷。自动切换时应躲过 220V 备用电源投入运行时间(15s)。重要负荷馈线开关配置电动操作机构和相应的控制设备,能通过监控单元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接口实现所用开关的遥控。各回路的分配及容量、重要负荷馈线开关电操机构配置数量在设计联络中确定。柜内底部设置专用接地铜排。
B.设置母线电压监视装置,当母线失压时,应延时发送当地和远方信号。
C.所有受电、馈电回路都应设短路保护。受电、馈电开关在分、合、故障跳闸状态应有明显位置指示故障跳闸时根据需要发送当地和远动信号。为满足无人值班要求,所有开关应能远方控制分合。
D.全所交流电源失去时应自动接通事故照明回路。
E.交流盘上应装设以下仪表:
a.两进线电源分别设置电流表、电压表并根据需要设有功电度表。
b.照明回路应单独设置有功电度表。
c.母线上设置电压表,可由转换开关转换测量各相电压。
d.所有表计应为广角度、嵌入式安装。
F.防雷及限制过电压要求
交流屏应采取防雷及限制过电压措施,两路交流进线及去网上隔开加热、电机及综自系统的交流馈线均应设置防雷单元及限制过电压措施。按照电力行业标准 DL/T 5408-2009 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中的有关内容,所有变电站交流自用电系统进线需加装系列电涌保护器进行浪涌防护。在交流自用电系统中浪涌保护器的标称通流容量≮100kA,最大通流容量≮200kA(8/20us),并且保护水平 Up 能达到 2.5kV。所有浪涌保护器的响应时间小于 5ns,具有浪涌识别技术,交流系统的浪涌保护装置还需带有热备份功能。
(5)结构
①指示灯、按钮、计量测量仪表等均安装在能开启的盘面上,受电、馈电开关可以安装在盘内,但应集中布置,并考虑操作时的安全。
②操作开关宜布置在距地面 800~1500mm 的范围内,计量、测量布置在距地面 1700~2000mm 的范围内。
③盘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应便于检修、维护、测量、计量表计还应给与校验。
④交流盘的外型尺寸和颜色
交流盘的外型尺寸为宽 800mm 高 2260mm 深 600mm。
盘在喷漆前应进行防锈处理使用耐久性的桔纹无眩光油漆进行喷漆,盘的喷漆颜色在设计联络时确定。
导线截面在设计联络中确定,盘内配接线颜色:直流正电源:棕直流负电源:蓝
交流 A、B、C 相:分别为黄、绿、红中性线:白
(6)端子排的设计应使运行、检修、调试方便,并应适当考虑设备与端子排位置对应。端子排导电部分为铜质,大小应与所接电缆相配套。
4、接口
控制回路在交直流屏内设置远方监控单元,交直流系统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接口为 RS485,通信协议为 Modbus。通信接口引至端子排。
交直流屏内应设有足够的与综自保护接口的独立端子;交直流屏内部各元器件间连接的电缆及接线由制造厂商完成,要求交直流屏内部各元器件间连接的电缆及配线工艺美观、固定牢固、连接可靠。电缆进出口的位置由制造商提供,在安装完工后电缆进出口应能密封,交直流屏的密封胶圈由制造厂商提供。 |